根据学校《关于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实施方案》(党发〔2022〕8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后勤实际,现就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和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持续推动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为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高质量后勤保障。
二、基本内容
要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读书班、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和座谈会、专题培训等方式,形成党组织引领学、党员干部带头学、专家学者辅导学、全体职工踊跃学的浓厚氛围。一是原原本本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以及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师生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二是及时跟进学。严格执行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抓好自学,用好集体研学、情境教学、结对联学等方式,不断提升学习质效。三是联系实际学。围绕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和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后勤保障水平。四是创新形式学。通过邀请校内宣讲团,充分利用“两微一端”、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广泛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讲活动,把党史宣传有机融入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三、教育方式
(一)用好资源,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是党员个人提高理论素养的一项长期课题,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是拓展学习教育载体。充分用好“学习强国”、学校“入党教育在线学习”等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强化党员意识,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创新党课教育,处级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定期开展专题党课,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养、政治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用好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不断健全组织体系,着力抓好后勤党建“双创”(创建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后勤样板支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形成党政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后勤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带领全体后勤职工为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创一流保障体系,办师生满意后勤”贡献力量。
(二)学用结合,持续推进办实事办好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巩固“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持续用心用情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成效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推动实事项目清单化。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围绕巡视巡察反馈重点问题,围绕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学校长久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一线、深入师生开展调查研究,研究制定实事项目清单和落实举措,明确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师生的烦心事。二是推动实事项目机制化。推动办实事工作与党员干部践行“一线规则”“书记项目”“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等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办实事服务清单管理和跟踪问效机制,动态公开发布落实情况,用师生满意度来检验工作成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取得实效,不断增强服务师生的意识和水平。三是推动实事项目成效化。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聚焦作风转变、服务师生,打通“最后一公里”,提质增效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把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抓好疫情防控结合起来、同做好学校与后勤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